22 March 2016

從母親的成長軼事來悼念Grandma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有一天來到水坑口街「綠島」吃早餐,
忽然想念起Grandma。


「富臨」是外公及Grandma結婚擺酒的地方。




約家母找天一齊逛逛她年幼時住過的地方,
讓她告訴我她的成長軼事,
並以這方式悼念Grandma。


到了相約當天,
大姨媽又剛巧打電話來找媽媽行街街,
擇日不如撞日,
就變成了三人行。




她們兩姊妹一面行一面指手畫腳,
懷緬過去常陶醉。



「朱榮記」的樓上是他們舊居(當然舊屋已拆了再重建),
大姨媽在這裡出嫁的。




雖然平時稱這條街為水坑口,
「水坑口街」才是正確。




來到荷李活道,
見到有條小小的樓梯。

媽媽說外公的布鞋在左手面的檔口買。

大姨媽說樓梯右手面有間店舖賣水。

賣水? 

是! 賣熱水,
帶個煲或桶去買燒過的水,
飲用或洗澡用,
不用自己用柴燒,
節省時間。

(當年住在四方街的父親也有買過。)



來到「科記」,即是太平山街。
母親以前住15號2樓。

從事殯儀業的外公的辦公室就在轉個彎的普仁街,
經常有人在樓下叫喊外公的名字找他「開工」。

母親說有個晚上聽到有把女聲叫外公的名字,
她跑去開門,
只見一個沒有頭沒有腳披著白袍飄起來的鬼,
之後她就發燒病了幾天。



Grandma從2樓的窗口大叫在樓梯玩的舅父「食飯啦!」。

其實在外面玩的不只兩個舅父仔,
大姨媽說當年拿起並吹熄善信在廟宇插著的紅色蠟燭,
把蠟燭塗在木屐的底部,
然後小心奕奕地行上樓梯,
再由斜路滑下,
好玩刺激又過癮。

很百厭及危險的玩意。
Grandma不會大罵嗎?

母親從沒告訴過我她的百厭事,
見鬼就說過很多次。




太平山街轉個彎是普仁街,
今時今日Cafe Pizzeria的位置是當年外公的辦公室,
他在閣樓接job,
地舖放了不少棺材,
母親喜歡坐在棺材上,
貪其涼浸浸。
(佢講你就信啦!)



她們童年時代這位置也是東華醫院,
大姨媽說經常走入醫院玩,
但沒有提到玩甚麼。



來到普慶坊



樓梯又高路又斜。

大姨媽說以前每天上上落落不當甚麼一回事。



她們童年時住在這裡,
還要繼續上。



大姨媽說以前卜公花園有山溪水流下來,
細路會用桶把水盛起來。

有大人嚇鬼班細路,說那些水洗過屍體的。

之後大姨媽又尷尷尬尬地說有個女人咬字不清,
溪水說了別的發音。

親愛的大姨媽啊!同我講呢D不需尷尷尬尬啊。



母親說曾在這公園坐在高高的樓梯級上看人踢波,
被一股力推了她落地,
而後面根本就沒有人。

由於她跌得太傷,
外公以其專業身份,
帶齊「架生」
來這公園拜一拜。




母親說Grandma曾在儒林台打住家工。
Grandma又曾告訴過我打住家工時
學會喝咖啡及吃煎雙蛋。

與Grandma在太子阿媽靚湯吃早餐的美妙時光忽然回帶,
真攞命。




來到尾站必列啫士街,
大姨媽說這條街勾結她的辛酸回憶。

原來她要幫Grandma在街市門口賣菜。

我問:為什麼只有大姨媽您一人賣菜呢?我阿媽沒有幫您手嗎?

大姨媽反問:你知不知Grandma有幾錫你阿媽? 賣菜? 你可知她幾多歲先學煮飯呀?

我答:我不知我阿媽幾歲識煮飯,只知我阿媽個女就快半百都未煮過一餐飯啫。



母親快快氹番大姨媽,
見到櫥窗的靚衫,
就說大姨媽裁剪叻,
同一款式的裙也車過給母親穿,
外公「出JOB」的工作服也是由大姨媽縫製。



母親之後嫁了到鴨巴甸街,
當年久不久Grandma也會來坐坐的,
可是我沒有印象在鴨巴甸街跟Grandma共聚過。



表姑媽曾在荷李活道住過一年,
Grandma有來過一次。

這照片從未放過在網上,
由表姨甥拍的。



前面提過的「綠島」茶餐廳,
很多時表姑媽與街坊來吃早餐或下午茶,
早餐28蚊雙拼,
是寒舍500米範圍沒有可能的事。




「科記」星期日休,
某日來吃早餐,
並不便宜,味道不見難忘。






當時都不知道原來幾十年前母親曾住在「科記」隔離。




影給表姐看的兩隻貓。




3人行的一天,
在PMQ下午茶。






每人一個餐不夠,
點多一客Nachos。

餐廳的店員對長者及小朋友也很親切。




用這個方式悼念Grandma,
也不錯啊。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