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November 2016

Visit Singapore ~ Faith, Friendship, Fun and Food


表姑媽新加坡同事的母親坐骨神經出現了問題,
行動不便,
同事辭去工作悉心照顧母親。


表姑媽放假幾天,
飛到新加坡給同事打氣,
兼探望一下同事母親。



第四次去新加坡,
不是Tourist,
而是以Visitor的身份,
同時亦是Pilgrimer。

在圖書館借了兩本書參考下,
不過對是次Visit沒有太大幫助。






表姑媽指定要住在可以望到 Singapore Flyer的房間,
結果揀了位於Eu Tong Sen Street的Furama Hotel。






Check in後遇上韓藉女員工帶表姑媽上房,
在Lift內有人企圖打開話匣子。




竟然問表姑媽有沒有睇韓劇?

天啊!
表姑媽最鬼憎話題涉及韓劇的。





酒店不算很新,
早陣子內部翻新過。




住了三個晚上,
酒店游泳池總是給表姑媽包場。

出發前一晚踢爆了腳趾甲,
流到屋企成地血,
拖喼出機場一步一痛心,
有人勸表姑媽不要游泳免得受感染,
既然血止了,
不會有問題吧。




酒店早餐選擇多,
但想夾來吃的卻不多。





每天都吃麵,
第二天麵檔沒有人幫手。




表姑媽把麵放在個「罩哩」,
卻一直沒有反應。

原來未開爐。
表姑媽束手無策,
因為不知如何開個爐。






是次新加坡之行分為四大主題 ~
Faith, Friendship, Fun and Food


(1) FAITH

適逢本年是「慈悲禧年」(Jubilee of Mercy),
新加坡有6間可以跨越聖門的聖堂,
聖心堂是其中一間。



來到「Church of the Sacred Heart / 聖心堂」。






表姑媽跨越聖門的一刻。




跨越聖門之後。





另外參觀了幾間聖堂。
來到Church of St Joseph。



可是遇上禮儀即將進行。





第二天再來。
藍色白色很柔和,
聯想起「Wedgwood」。







表姑媽對於插了五粒乳香釘的
復活蠟燭(Easter Candle)特別有感覺。





當時已裝修完成,
但未正式開放的
Church of Saints Peter and Paul (SPP)。





識人好過識字,
有專人帶表姑媽從秘密通道入來參觀。




包場。




在不一樣的聖堂遇上同一款Easter Candle。




新加坡每星期只有一台廣東話彌撒,
禮儀在SPP的一個禮堂內舉行。

表姑媽與新加坡同事認識16年,
第一次坐在一起参與彌撒,
亦是新加坡同事第一次参與廣東話彌撒。




當日剛巧提到「香港教會開教175周年及教區成立70周年」,
來自香港的表姑媽格外感到親切。



神父個樣有點像倪匡。






路過還在裝修的Cathedral of the Good Shepherd。





Chijmes 以前是一座教堂,
現在是一個多用途的建築物。
當日黃昏時路過,
有活動進行中,
所以沒有入去818。

最衰趕時間,
其實想行去「Gate of Hope」的,
那是以前把嬰兒棄在那裡的地方。




(2) FRIENDSHIP

來到新加坡同事家,
給同事母親打氣,
信仰,家庭,健康甚至「斷.捨.離」是我們的話題。
最高興是彼此給大家正能量。


朋友預備了地道糕點招呼。



用來配韓國米酒(香蕉味)。

其實過去16年間,
與新加坡同事在香港見過四次,
在日本四次,
在新加坡是第四次,
每次行埋飲酒多過飲茶。



表姑媽吃過班蘭葉蛋糕,
但未見過班蘭葉。

原來是這樣的。

(以下照片由朋友提供,
她把超市買來一包包的班蘭葉插在花瓶裡)





晚上來到Kopitiam。




吃了釀豆腐。






另一天來到Raffles City下午茶。




表姑媽第一次來新加坡是2000年,
到了今次是2016年4月,
只不過是16年,
好像很遙遠的事,
有很多事亦有變化,
亦回不去從前,
表姑媽學了一句Singlish Sling,

Last time policemen wear shorts!

說起來別有一番感觸。




與同事臨別前
本來想吃肉骨茶的,
不過排長龍,
只吃了碗湯米,
seafood beehoon (福建話即米粉  ),
碟Green Chilli才是靈魂。




同事十分客氣,
給家母及妹妹的手信。









在香港的「公教進行社」見過祈禱Bear Bear
差點買來做手信,
原來此Bear Bear產地來自新加坡,
意想不到的是表姑媽收到這個禮物。






(3) FUN


以往三次來到新加坡都沒有搭過巴士,
今次搭了多次。

由於身上沒有太多輔幣,
又不知車費多少,
上車時都幾狼狽。





由酒店行去Clarke Quay都幾近。




第一次日光日白行來這裡。
已記不起晚上是甚麼模樣。



路經一間印度廟宇,
見到門口放滿了鞋,
聯想起印度電影「PK」。





來到Orchard Road,
看來變了很多。








回憶起2002年在Raffles Hotel晚飯,
第二天又來下午茶,
今時今日覺得乜都好貴,
「Jim Thompson」格調也跟以前很不同。





是表姑媽CHEAP了,
還是JIM THOMPSON高級了?




還是Bugis Village的東西價錢比較大眾化。




再踏足Bugis Junction,
走了入去「紀伊國屋書店」逛逛。





(4) FOOD

由酒店行去China Town 10分鐘左右,
揀了間沒有裝修的餐廳吃午餐。




當表姑媽16年前第一次到新加坡遊玩前,
有人告知其最愛獅城美食為ban mian(板麵),
ban mian上的魚仔叫 Ikan Bilis (anchovy),
MAKAN 是「吃」的意思,
是表姑媽第一個認識的馬來語。




來多一客素餃子,
這個賣相看來看去不太慣,
原來有條菜。




不記得是甚麼蕎麦麵。


餐廳的辣椒是自家製,
見表姑媽識得欣賞,
靚仔店員也大樂。



熱鬼辣辣,
看看茶水檔有甚麼好喝。



沒有熱,
只有暖的薏米水。

加冰那杯不是表姑媽的。





實的的的Green Chiffon Cake是表姑媽的。




行到很累,
在Orchard Road的「Lady M」抖抖。





在香港也沒有意欲要試「Lady M」的Mille Crêpes,
吃了兩三啖已不想繼續吃下去。



表姑媽個人認為這個好味好多。





第一次踏足「Maxwell Food Center」 。

很出名的某間Chicken Rice 休息。

對表姑媽來說,
哪一間也沒所謂,
不用排隊最重要。






很正氣喝Juice。






環顧四周,
原來得一個人穿長袖衫,
這個人怕曬不怕熱的。



來多一客肉骨茶。





表姑媽要求:   More chilies please?

店主反問:  HK people can eat spicy meh?

少見多怪!






吃得太多,
每晚也幾乎跑回酒店。





最後一天出機場途中。




來到機場。




看圖好過看字,
這樣就不會放錯了嗎?





在機場買的。




把餘下的幾蚊駛鬼埋。





重遇「PAUL」,

早知幾蚊留番過了Immigration才駛啦。



共吃了三款千層糕,
表姑媽最不喜歡左面的。
而右面兩款都幾喜歡,
特別是右下,
椰汁味勝。






雖然沒有吃到甚麼嘩嘩聲的東西,
畢竟是次不是以吃為本,
今次能有機會與新加坡同事及其母親詳談才是最難忘。

同事母親的痛症時好時壞,
願她的痛苦可以減少,
心內平安。




表姑媽任職的公司原是一家家族生意,
過去現在跟同事及彼此家人也會認識。

記得日本總部的會長夫人送了一件外套給我祖母(父親的母親)。
新加坡同事的母親來港時又與我母親攬頭攬頸。
一名已故的日本同事丈夫第一次見表姑媽就清楚了解表姑媽底細。
香港J人老細的妹妹來香港時,
有時都會住在我家傾下秘密。
本地同事的媽媽有留意表姑媽blog的更新,
知道表姑媽吃消炎藥亦會送上問候,
外遊時及抱孫亦不忘表姑媽。

可能這是小型公司的文化,
還是表姑媽份人根本就是八卦!




E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