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April 2018

不一樣的澳門之行

3月中旬過大海玩了三日兩夜,
行程分為兩部分:

PART A:
頭兩天的白晝與妹妹參觀教堂及一般旅遊點,
晚上逛下氹仔的主題酒店。

PART B:
第三天早上父母匯合,
順道慶祝父母結婚週年,
探下父親在澳門幾十年的生意拍檔。

在沒有飲食指南的推介下,
都找到CP值相當高的餐廳,
感謝食神的帶領。

* * *

到步外港碼頭後就趕去参與主教座堂的主日彌撒。





由李斌生主教主祭,
當日的福音提到瑪爾大(Martha),
表姑媽份外有親切感。




兩天內共參觀了8間聖堂,
每間都擁有其歷史及各具特別建築風格。

2016年夏天曾經來到玫瑰堂為畫展幫手,
如果今年表姑媽早一個月來到澳門,
在四旬期期間,
就會遇上苦難耶誕聖像出遊。

下記連結是有關澳門的宗教盛事,
希望他日有機會参與。






與妹妹回憶起
童年時在大三巴的哪一梯級上擺過甚麼pose。

回想當年pose有點old school,
但也是安全至上;
不像今時今日的大媽在梯級上順時針或逆時針45度轉再回眸嫣然一笑或
拋起條絲巾跳躍等妄顧安全的危險嘔心動作。




第一次踏足大三巴牌坊後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
見到聖奧斯定聖像(St. Augustine),
表姑媽理應熟讀他的故事,
在聖像前卻只記得他的母親叫Monica。

不是記性好不好,
是有沒有好好用功溫過習。




由大三巴附近一條街,
穿過一棟住宅,
就來到這裡。




來到聖安多尼教堂(花王堂)。



建於1558 至1560 年間,
是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




曾來到澳門學神學的聖金大建 (Saint Andrew Kim)。
他是朝鮮半島的第一名神父,
也是朝鮮半島第一名殉道的神職人員。

表姑媽沒有去過明洞的聖堂,
亦未踏足過以紀念金大建為名的大建路。

年前出席過一個有關韓國殉道的講座之後,
之後埋首寫番講座的內容撮要,
所以對聖金大建事跡特別認識。




知少少就扮代表,
以後每次在聖堂內見到有韓國服飾的聖像,
表姑媽就會說:   聖金大建啊!




聖安多尼堂對面就是白鴿巢公園。

妹妹說小時候常來,
玩累了還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午睡。

表姑媽一點印象也沒有。




在白鴿巢公園搭巴士來到二龍喉公園,
除了公園的名字聽過下,
其他甚麼也記不起,
有兩個水龍頭在公園入口,
不知40年前有沒有。





遇上綠化週,
在公園乘搭吊車免費,
畏高都坐番轉冇蝕底。




吊車的車程少於5分鐘,
落車點是松山,
轉右方直上,
沿途人影都冇隻,
行下行下就來到東望洋炮台,
燈塔及聖母雪地殿教堂。




上到來見到有很多遊人,
原來可以由另一條路行上來。




聖母雪地殿教堂約建於1622年,
到了1864年才建燈塔。

擁有百年歷史的教堂,
到了1996年維修時,
才發現教堂內的壁畫。




参觀多過教堂中唯一不能拍照的聖堂。




三大古老聖堂之二的望德聖母堂。

話說在禮記雪糕對面,
表姑媽聽過禮記雪糕但未吃過,
不過當日早上未開門。

倘若當時禮記已開門營業,
表姑媽會買來試嗎?




望德聖母堂建於1557-1560年之間,
是澳門1576年教區成立後的第一座主教座堂。




網上見到的澳門朝聖照片,
團體總會在這祭台及管風琴前拍照。






走來文化創意區找廁所,
但找不到。




在緊急情況下,
談甚麼文化。




來到西望洋主教山。




不知聖堂叫甚麼名字,
好像是主教山聖堂。




事前有教友提議住在主教山附近,
可以參與修女的日課。
結果還是因為地點不算方便,
住在別的地方。




由西望洋主教山沿著斜坡下山。




來到三大古老聖堂之三的聖老楞佐堂。




在聖老楞佐堂遇上有兩面之緣的周安智神父,
他送了一份禮物給妹妹。




表姑媽十分喜歡聖老楞佐堂
外面的玫瑰經五端。




由聖老楞佐堂行落山,
來到一間位於21樓的餐廳吃自助午餐。




一面吃飯一面俯瞰澳門的美景。




餐廳人不多,
食物選擇多。




看來很不錯。






homemade pasta可選擇。




點了一客aglio e olio加辣。 




妹妹專攻甜品,
她吃甜品可以面不改容。




午飯後又沿著小斜坡上,
來到聖若瑟聖堂。

拾級而上時,
表姑媽啍起「願乖乖早點去睡......」,
聯想起葉德嫻在法外情系列中,
把親生BB棄在孤兒院外。

表姑媽又跟妹妹提到第二集法內情那位肥差佬黃發要爆大獲才令葉德嫻開鎗殺死他。

而第一集的Maria修女妝容比起第二集時老很多的。

到了第三集大結局竟然劉德華與老豆相認添,
老豆叫做貓哥。





講電影講到眉飛色舞,
上完長長的樓梯後,
入聖堂之前還是收撿心神。




個人認為參觀了多間聖堂中,
聖若瑟聖堂最宏偉的。




讀經台有四福音作者的浮雕。





聖若瑟聖堂轉個彎有間博物館,
見到五顆乳香釘。

表姑媽曾經有次介紹時口快快說成「五香釘」。




話說因為屋頂倒塌,
聖奧斯定堂現正大維修中,
好像已維修了一段日子。



聖奧斯定堂對面的
伯多祿五世劇院。




除了保安之外,
沒有其他遊人。

有兩個癲婆跳起舞來。




旅遊指南照片中的花崗前地跟實物有點距離。




在主教座堂附近的一條小巷有很多小吃的賣店,
為了避開牛雜味,
走了入盧家大屋。

 大屋內的酸枝傢俱讓表姑媽懷念起以前寒舍的酸枝長椅,
還記得那涼浸浸的感覺,
那酸枝長椅現放在父母家。





另外參觀了鄭家大屋,
又真是很大的屋。

而大屋內的餘慶堂,
令表姑媽回憶起1994/1995年的一匹名為必有餘慶的馬匹,
曾由謝偉豪及靳能策騎,
當年不是WIN都有PLACE的。





行完鄭家大屋有點睏。
走了入去一間咖啡店感杯咖啡因。




餐廳職員見表姑媽個樣累到好似擔完坭,
貼心地問表姑媽要吃甚麼,
表姑媽有氣沒氣說不吃也可以,
除非可以醒下神。




職員就安排了一客有蕃茄(已去皮),車厘茄,
arugula, caper, 
少少肉(parma ham, chorizo),
外表顏色鮮艷,
味道十分鮮甜。

表姑媽十分滿意。




妹妹點了一客tiramisu ice-cream sandwich。

妹妹吃甜品多過表姑媽吃米粉,
表姑媽不知何謂ice-cream sandwich,
在聯想雪糕被兩片方包夾住?
那麼那兩片方包是否烘底?

大鄉里表姑媽終於明白了!

夾著雪糕的不是兩片方包,
而是兩片消化餅。

賣相又幾好。




離開時不忘與店內所有人說再見,
回港後再上網818是一間怎樣的咖啡店。

原來好評如潮,
有Blogger認為是全城最猛Cafe,
另一名本地Blogger說摸100次門釘都要再來。





晚上與妹妹來到氹仔,
原來威尼斯人酒店都有十年了,
那麼巴黎人有沒有兩年?





好一個大鄉里。




來到新濠影滙 ,
生平畏高的表姑媽,
以100元乘搭了8字摩天輪,





怕得要死。




既然永利酒店的吊車是免費,
又玩了一個圈。

雖然不是很高,
但都嚇到標冷汗。




揀了由外港碼頭步行7分鐘即到的酒店住了兩晚,
間酒店算幾新,
開業一年多。






表姑媽少外遊,
當然亦很少住酒店,
在酒店沒有看電視的習慣,
因為總覺得電視螢光幕會有長髮女鬼爬出來的。

妹妹一開電視就播著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One), 
表姑媽一面看一面背對白,
妹妹覺得好煩厭,
很快就把電視機關上。




酒店的早餐,
看來選擇很多。




表姑媽兩個早上也是吃太陽蛋。




不要見笑!

妹妹想吃荷包蛋,
可是我們二人想不起荷包蛋英文是甚麼,
結果要google一下。




第三天的早上,
去外港碼頭接父母。

午餐時去番攤枱朝聖。

表姑媽自細喜歡番攤,
原來父親亦然,
這也是血緣關係。

在番攤枱前父親教導,
當荷官打開個盅之後,
不要自行大叫1, 2, 3 定4,
由荷官來數,
亂叫號數好冇品,
嚇親隔籬那位的。

離開番攤枱之後去飲茶。
閒日人不多。




點心都算幾好味。




服務又超好。




還用心地教表姑媽如何R七折。




之後來到父親幾十年的生意拍檔店舖。
童年時來過無數次,
現在認不到路。

店舖去年曾受颱風帶來的水浸嚴重影響。




同樣是翠綠色,
表姑媽只買得起以下的翠綠色產品,
在新八佰伴見到的。




晚上與家人及父親的老拍檔一起晚餐,
餐廳由表姑媽揀,
這是理所當然的。

表姑媽第二次光顧,
父親老拍檔是當地人,
每每路過也不知有這一家餐廳。




葡萄牙啤酒。




馬介休炒蛋。
表姑媽沒吃過別店的
覺得這個很好了。




炒青菜。




以為父親不吃冷盤,
結果他吃了很多octopus salad。




預早三天打電話來預訂的suckling pig,
個人認為是極品。




家父說經常在家煮咖哩雞,
還說這一家比他的美味。

唔駛佢講都知啦。




點了一杯直徑約10cm的木糠布甸一家人分享,
老豆的老拍檔覺得我們這家人很節儉吧。

不是,
是我們這一家夠甜了。




離開澳門時,
在云云手信店,
還是揀了樂宮曲奇。






不一樣的澳門之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